从饥饿到极度饥饿,我们的身体会经历什么改变?
饥饿是分阶段消耗糖原、脂肪和肌肉,最终导致器官衰竭。正常成人每天需2100千卡均衡营养。如果是野外救援或灾害,需要优先使用治疗性食品、即食营养膏逐步恢复。空投并非有效办法,需要持续保障粮食供应、水源和人道援助。否则,饥饿也会造成大量人群死亡。关注详情。
阅读文摘
为了生存,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清洁的水源安全,还必须获取每日足够的能量、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等,对于保持健康、支持康复和预防营养不良,这些是至关重要的。
随着食物匮乏,身体会消耗自身的储备。从饥饿到极度饥饿过程,始于能量水平下降,然后身体开始分解脂肪,再分解肌肉。最终,导致关键器官衰竭而死亡。
从营养不足到严重营养不良,最终饿死,这个过程最终会发展到身体无法维持生命的地步。目前在中东地区(加沙)有数万名儿童和孕妇;在苏丹有数百万人面临严重营养不良和饥荒风险。
依据WHO标准,成年人生存每天需要至少2100千卡基础能量,包括碳水化合物(50%-60%)、蛋白质(10%-35%)和脂肪(20%-35%)等均衡提供。儿童、孕妇则需要更高脂肪比例,另外,还需要铁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维持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。
饥饿生理分三阶段:
48小时内:消耗肝糖原维持血糖;
后续数日:糖异生分解肌肉供能,氮流失加剧;
第3日起:生酮作用主导,脂肪转化为酮体替代葡萄糖,代谢率降低。长期饥饿致肌肉萎缩、免疫崩溃,6-7天后多因饥饿而感染死亡。
心理上也会引发焦虑、认知障碍;儿童导致发育迟缓。人道救援需要避免"再喂养综合征",如突然进食导致电解质失衡猝死,优先使用治疗性食品、即食营养膏逐步恢复。空投并非有效办法,需要持续保障粮食供应、水源和人道援助。
原标题:《从饥饿到极度饥饿,我们的身体会经历什么改变?》
阅读原文